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助推阳江港向亿吨大港的目标迈进
工程概况
(资料图)
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在现有5万吨级航道基础上进行升级,航道范围从航道北端以#5泊位对出航道开始,南端由原5万吨级深水航道往南延伸至-15.5米自然水深处,航道全长(A-G段)20.055公里,按满足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满载单向通航标准建设。其中,A-E段同时满足8万立方米LNG船满载单向全潮通航要求。本项目疏浚土处理区采用距离主航道最北端约4公里的阳江市高新区珠海-阳江合作共建园区B区的已征地范围(面积约5.32平方公里),由绞吸船转吹上岸处理。
绞吸船吹填施工
风起海陵湾,潮涌阳江港。
塔吊林立,船舶如梭,集装箱层层叠叠,盛夏时节的阳江港一如既往地繁忙。8月27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上午11时55分许,随着“锦航正远”号船舶稳稳地停泊在阳江港广泰隆码头14号泊位,标志着阳江港迎来了第一艘10万吨级散货船。
大型船舶进出是否畅通,进港航道至关重要。日前,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已完工,具备10万吨级散货船通航条件,让阳江港向建设亿吨大港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造和拓宽后的10万吨级阳江港进港航道,其通过能力最多可达每天60艘次船舶。
据了解,上述“锦航正远”号船舶由湛江港驶来,27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开始从锚地进港,两个多小时后安全靠泊。当天下午1时许,货物装载如期进行,至8月28日早上6时许,约7万吨水渣全部装载完毕,均匀分布在5个货仓里。3个多小时后,这艘海上巨轮缓缓驶离,朝着江苏连云港而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高空俯瞰,万里海天浩瀚无垠,船舶犹如一条出水巨龙,昂首阔步向前。“这艘10万吨级散货船不管是进港,还是离港,整个过程都顺畅无阻。”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完工的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为大型船舶进出阳江港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东与江门、北与云浮、西与茂名接壤,毗邻港澳,历来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重镇,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粤西经济发展区之间,具有承东启西的经济和地理双重优势。同时,阳江港是阳江市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部署的主战场,肩负着阳江及周边城市海上物流重任,对阳江合金材料、风电、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及沿海经济带西翼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抓斗船清礁施工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自身区位优势的不断发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满足我市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基地和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航道提出的新需求,阳江港吞吐量增长迅速。近几年,阳江港建设更是按下了“加速键”,港内已建成和在建及规划建设的泊位主要为10万吨级泊位:已经建成10万吨级泊位 3个,在建10万吨级泊位 7个,近期拟建10万吨级泊位7个。
“阳江港临港产业需求的主要货种为煤炭、金属矿石等散货和LNG等石化产品,这些散货较适合大型船舶运输。”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陵湾港区原有5 万吨级进港航道已无法满足港区的快速发展,航道升级改造的需求日益显著。因此,为满足大宗散货运输的主要船型通航需要,提高港口和船舶的运输效益,启动阳江港10万吨级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2017年10月,该项目由广东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工程初步设计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19年10月批复通过,项目用海由市政府于2020年1月批复同意,施工图设计由市交通运输局于2020年3月批复通过,同时落实了纳泥区选址及征地拆迁等施工前期工作。2020年6月,项目正式动工建设,现已完工。
“航道改造工程的完工,将助力阳江港满足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需求,直接为在建项目的投产运营提供便利条件。”上述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也将显著提高阳江港在粤西地区乃至全国沿海港口中的竞争力,助力阳江实现高质量发展。
耙吸船疏浚施工
28日,广泰隆码头正式开港,该码头董事长区世新表示,作为阳江港的码头企业,他们对10万吨级进港航道改造工程的顺利完工喜闻乐见。航道改造工程的完工,满足了大宗散货运输的主要船型通航需要,意味着阳江港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运能和运输效益随之提高,能更好地为各类大型船舶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帮助运输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施工内容
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航道疏浚工程(含疏浚、凿岩、炸礁及二次吹填)、航标工程、碍航物清除、纳泥区临时围堰等。
1.疏浚工程:工程量约为1655.47万立方米(含炸礁工程量约为21.55万立方米、凿岩工程量约为20.67万立方米)。
2.航标工程:对现有19座航道灯浮标位置进行调整,新设 4 座灯浮标,同时对航道灯浮标进行统一编号。
3.纳泥区围堰:为确保疏浚土吹填施工的顺利进行,须在珠海(阳江)合作共建区B区已征地范围低洼处增设临时围堰,以满足吹填施工要求,临时围堰长度8098.76米。
4.碍航物清除:本工程航道水域内存在水下碍航物2处,为沉船残骸。
炸礁船炸礁施工
前后变化
改造前,阳江港进港航道工程改造前为5万吨级货通航标准建设,航道总长18.16公里,航道标高为-12米,航道通航宽度为150米。
改造后,阳江港进港航道可满足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满载通行,同时A-E段可满足8万立方米LNG船舶满载单向通航。航道总长增加至20.055公里,航道标高由原来-12米浚深至-15米(A-B段为-15.5米)。通航宽度变化尤为明显,航道通航宽度A-B段变为265米,B-G段通航宽度为240米,E-G段航道通航宽度为215米。
工程回顾
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在浅滩布设吹填管线
阳江港施工区域不仅渔排、蚝桩多,在同一区域的施工单位也多。管线进场布设时遇到浅滩窄道难题。这个浅滩窄道,长600多米、平均宽度50多米,外宽里窄,外深里浅,平均水深不到2米,退潮时滩涂大部分露出水面。该区域还有企业在建设码头,进行沉箱安放、基槽开挖、清淤作业等,小小的区域有10多艘大小船舶在穿梭施工,各种绳索、锚链纵横交错。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项目部当时的决心。一方面,到同一区域的建设单位了解众多船舶作业规律和布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派员到周边码头探访,寻找熟悉该区域的人员以及相适应的拖轮、小艇。最后,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在浅滩通道布设管线,为绞吸船进场提供了施工条件。
同步开展工作,拆迁施工区域渔排和蚝排
从2019年4月中旬进场,到全面铺开施工,绕不开渔排、蚝排拆迁的难题。当时,在蓄泥坑施工区及周边的海面上,有900多块共40多万平方米的蚝排、渔排等待拆迁。
为了落实“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拆迁策略,项目部从多个方面同步开展工作。一方面,测量核实蓄泥坑施工区域内养殖设施情况,了解清楚这些养殖设施的使用和废弃情况,为政府拆迁提供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拆迁部门的联系,协助现场拆迁工作,定期举行协调会,商讨拆迁进展情况。2020年11月,养殖渔排、蚝桩全部完成拆除,为航道大面积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了航道升级改造的进程。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李柳枝 通讯员 黄娟娟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宋福亮 市交通运输局
展开阅读全文